本网站所有内容版权归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所有,使用请注明出处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成果展示> 改革开放时期> 《我们身边的变变变》
中山成为广东“小虎”是怎样炼成的?
发布日期:2020-02-20

  20世纪8090年代,亚洲有“四小龙”,广东有“四小虎”。中山因市属国有、集体企业蓬勃发展而成为一“虎”, 与顺德、东莞、南海其他三“虎”有别,中山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子。

这条路子是怎样走过来的?这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在中山逐渐成型的支农型工业。当时中山县的工业系统以制糖、化肥、农药、农机等支农企业为主,发展到改革开放初期,这种格局相对于珠三角周边的县市,便有了一定的优势。此外,中山轻工原料较为丰富,历来糖、纸、缫丝、酿酒、食品加工以及玻璃制造等轻工行业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已经建立起的这一批县属工业企业,若经过改造,还是大有可为的。这也是中山最终选择了大力发展县属国有、集体企业路子的原因之一。

当时中山县的支农工业基础怎样?在1975年,全中山县机电厂企已发展到63间,拥有各种金属切削机床和锻压设备2105台;纺织品品种有工业用帆布、生活用呢布、卡其布、提花布、丝光细纺等十几个品种。19772月,中山县委提出:要坚持地方工业为农业服务的方向,当年除了生产大量的氮肥、磷肥外,还生产了船式拖拉机222台、柴油机1200台。

为发挥中山特有的资源优势,当年中山县委还提出围绕农业发展食品工业,即通过原料生产与加工工业密切结合,促进工农业发展。如中山县制糖业,1975年的产量已从3500吨增加到5000多吨;在生产食糖的同时,每年产生蔗渣可生产纸张2万多吨;制糖业还产生废糖为制造酒精、冰醋酸、柠檬酸等产品提供了原料。中山此时对米面制品行业实行了改革,增添生产设备,生产的米酒、中成药等产品远销到港澳地区以至东南亚。1977年,轻工业部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轻工局转发了中山县的经验。

改革开放后,随着封闭大门的打开,大量国际化市场信息和商品信息传入,让珠三角人捷足先登与外面的世界接触。“三来一补”企业的兴起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及许多优秀的生产管理和市场开拓经验。1979年至1983年,中山各县属企业也开始寻求新的出路,调整以往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一支农型产品结构,转向适应市场经济的多元化轻工化格局,许多老企业纷纷转型。

1983年中至1985年,为中山的市属国有、集体企业上规模促发展阶段。许多企业通过前期的试水找准了发展方向,贷款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以闪电战的速度建成投产并迅速占领市场。

就这样,原来的农械厂生产洗衣机,农药厂生产家用灭虫喷雾,传统印刷厂转型铝箔包装印刷,木器厂改做电风扇,粉厂转型生产雪糕,玻璃厂主攻马赛克,机床厂转产游乐机械,中山历史最悠久的工业企业——石岐砖厂也改为生产水磨砖和混凝土管桩……

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山市领导认识到:专业化协作和商品化、社会化大生产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需要,不能只看到“船小好调头”,而更应确立“船大抗风浪”的思想。于是,他们下决心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组建企业集团,并逐步形成了企业集团群体—— “中山舰队”,以便“走出省门、冲出国门”。从1988年下半年开始,中山市属企业集团的组建就进入了实操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第一批组建而闻名的市属“十大企业集团”就是指“威力洗衣机”“玻璃工业”“包装印刷”“精细化工”“千叶家电”“咀香园食品”“粤中船舶”“钢管工业”“电子集团”和“新型建材总厂”这10家工业集团公司(总厂),后来,市属工业的大家庭里又增加了“威力燃气具”等一批集团公司,但业内习惯上还是沿用“十大集团”“十大舰队”的泛指称谓。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