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所有内容版权归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所有,使用请注明出处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成果展示> 改革开放时期> 《我们身边的变变变》
30年前,外地人见中山人冲口而出的是:“够威够力”
发布日期:2020-02-20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如果你向外省人自报家门来自中山市,对方通常会回上一句:“哦,够威够力的中山!” 这句话来自威力洗衣机的广告词。

1979年末,一件从报废的外国轮船上拆下的“不知名物体”被送到了中山县石岐农械厂,工人和技术员们在为这物体配制新外壳的同时,也研制成功了中山第一台单缸型洗衣机。次年,他们以作坊式生产了2000多台“洁白牌”洗衣机,厂名也变更为“中山洗衣机厂”。1981年,经过多次技术改造,该厂推出了新型号的产品,牌子也更名为“威力”,销量日增。据介绍,虽然当时还未上马现代化的生产线,但产品在技术上还是有着许多亮点,例如,波轮的倾角设计就与众不同,因此洗衣洁净率特高,甚至比进口产品优胜。

1983年,威力洗衣机厂(民间叫法,工商登记的厂名仍为“中山洗衣机厂”)把目光瞄向了具有洗涤与脱水干衣功能的双缸洗衣机,而且决心要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管理方式办成现代化的一流企业。一方面,该厂准备贷款1900万元(其中200万元是等值美元),并密锣紧鼓研究引进设备方案,筹备建设新的厂房;另一方面,继续发挥解剖研究的所长,短时间内研制成功了媲美国外名牌的双缸洗衣机。据该厂原总工程师叶小舟回忆,当年3个人,只用了一个半月时间,就完成了设计工作。图纸一出,就马上拿去与国外厂商洽谈模具制作。争的是时间,抢来的是市场份额。

威力洗衣机厂以“博采众长、单台引进、因地制宜、组合成线”的方式,仅用了360个日夜,在1984年年底建起了一座占地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的新厂房。厂址所在的北郊柏山原是一片荒凉之地,一年内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威力”把从美、日、法、德几个国家引进的79台(套)设备进行了优化组合,而总装车间的生产线,则采用来自北京的地道国产设备,但加进了自己改装的自动物料添加系统。在新厂区建设完成的同时,生产线也安装完毕,新招收的工人也同时培训完成,三大项工作齐头并进,无一延期。1985年年初,“威力”新厂投产,第一年就让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0万台的生产线创出了19万台的奇迹,之后这个数字还被连年刷新,“威力”从此扬名中国。

“威力”的成功大大鼓舞了当时同属中山市经济委员会(市经委)系统内的一大批国营、集体工业企业,他们也纷纷上马新项目,引进新设备,把笃定的目标引向“大产大销大流通”的格局。作为管理部门,市经委也大胆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仅1984年,就争取了14个项目纳入省计划,引进设备耗资1300多万美元;签订了10个中外合资项目,首期引进资金上千万美元。于是,一批企业吹响了向现代化大生产进军的号角。

1986年,“威力”这条国产生产线的年产量纪录被刷新为40万台。准确的市场定位与生产能力的有力支撑使威力牌洗衣机迅速崛起,销量马上跃居全国首位。19901117日,全国各大报纸纷纷报道了威力洗衣机当年产量和销量双双突破100万台的新闻,威力厂内,出现了客商催货出厂的火爆场面。

“威力”的成功得益于科学的管理、灵活高效的营销。19901月,中山洗衣机厂成为全国首批“国家一级企业”。当时全国有近50万家企业,仅评出45家“国家一级企业”,广东仅“威力”一家。3月,广东省经济委员会、广东省总工会、广东省加强企业管理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学习中山洗衣机厂经验的通知》,把“威力”的经验向全省推广。

此后,“威力”组建了集团,成为了中山市属工业“十大舰队”之一,产品线也延伸至传真机、电饭煲、电机、钓鱼竿、园艺器械、电子游戏、空调器等。

“威力”的贡献还在于为中山的企业树立了现代化管理的标杆。今天,中山企业界许多管理人才出自这所“黄埔军校”。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