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所有内容版权归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所有,使用请注明出处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成果展示> 改革开放时期> 《我们身边的变变变》
百年老厂美丽蝶变 这件中山货写入了教科书
发布日期:2020-02-20

中山的工业起步于制砖业,1908年,香山县第一家民族工业企业就是专营机械制砖的工厂,与此巧合的是,中山工业产品出口也是以红砖为突破口。1979年,全县出口红砖6007.7万块,创汇295万美元,当时中山县大力发展社队企业,生产红砖的工厂已由1949年的1家发展到19家。

但作为中山第一家民族工业企业的领导和工人们,他们并不甘心永远生产低层次的红砖。早在1980年,地方国营石岐砖厂已开始不断开拓求变。通过深入市场调查,获悉全国建筑材料需求潜力很大,而水磨石作为新型的铺地装饰材料之一,将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于是,大家选准这个方向,成立了开发小组研制、攻关。1981年,该厂终于成功研制出水磨石15平方米;1982年,石岐砖厂土法上马,用手工制作的方式生产“铁城牌”水磨石2900平方米;到了1983年,改为利用国产设备,通过技术改造,开发出一条半自动生产线,1984年产量就达到3万平方米。由于质量上乘,“铁城牌”水磨石同年获得省优质产品称号,供不应求,当年实现利润32.65万元。具有近90年历史的石岐砖厂也因此实现了华丽的转身,更名为“中山新型建筑材料厂”。

与此同时,国内已相继崛起许多相同的厂家,竞争激烈。怎么办?是维持小规模生产,还是把握良机,扩大规模?中山这家企业决心勇敢地接受市场挑战。19848月,该公司引进了意大利年产16万平方米水磨石自动生产线,一次试产成功,1985年实现利润105万元,一举成为全省建材行业首家突破100万元大关的利润户。

1986年,该厂生产的水磨石已超过了洋设备的设计能力,质量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为解决这套洋设备中进口磨具的高成本问题,该厂还消化、吸收了进口磨具的制作技术,成功自行研制,每年节省外汇10多万美元。到了1987年,该厂已稳稳地占领了国内水磨石市场,于是再引进两条意大利生产线,当年把产品打入香港市场,中山新型建筑材料厂(后来集团化时更名为总厂)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水磨石生产基地,并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磨具行业的最大生产厂家。1990年,该厂进军混凝土管桩业,从日本引进年产20万米的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自动生产线,当年产品已打入澳门市场。经过不断扩产,他们的管桩产品销量遍布各省,出口港澳及新加坡等地。

这家由原石岐砖厂蜕变而来的老企业焕发出了青春活力,在90岁生日的1998年,一举实现了年销售额超亿元。

中山新型建筑材料总厂走出了一条由国有企业转变成混合型经济企业的路子。在建筑装饰材料行业,中山还有一家很威的企业,他们的起步在1983年。

当年,中山石油化工机械厂从香港客商中获悉镀锌钢管和电线导管市场空间很大,适逢省内有一笔外币贷款支持,于是一举贷下300万美元,引进意大利先进的生产设备。19843月,春暖花开的季节,新厂房破土动工兴建。6月,石化机械厂成立下属企业——中山市石油化工钢管厂;19854月,开始安装调试设备;1019日,第一条“华捷”品牌的镀锌管生产出来。之后,“华捷”成为了替代进口的产品,大举进军香港市场,并被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采用。

1987年的一天,钢管集团的总经理突然接到香港方面的投诉电话,说香港会展中心工地发现有不合格的产品。但他对产品有绝对的信心,于是在第二天就赶到了工地现场。

这时,现场挤满了业主方、建设方、监理方等工程各方的人员,他们现场随机抽出10条中山生产的导线管,压弯机开始启动了,导线管逐渐弯曲:160°、120°、 110 °、95°、90°,好,完好无损!10条管都没有丝毫爆裂,镀锌层也没有任何脱落。同时,经现场查验,发现原来不合格的产品竟然是上期工程遗留下来的日本产品,该种产品到110 °时锌层就开始爆裂。

“华捷了不起,中国产品犀利!”这个中山产品在香港和海外市场因此一鸣惊人。而这段佳话也经记者采访后发表在《羊城晚报》上,同时,被编入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广州市小学《思想品德》第九册教材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