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所有内容版权归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所有,使用请注明出处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党史之窗> 从改革开放到奋进新时代> 1992—2003
【历史记载】开“窗口” 搞“转化” 办产业 出成果 中山经济增长四成靠科技进步
发布日期:2020-10-27

本报广州5月26日电  记者梁兆明报道:地处珠江口的广东中山市,经济效益增长的42%是靠科技进步带来的;高技术产品和新产品产值,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15%;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工业产品出口额的20%。

开好“窗口”是中山科技兴市的高招。这个“窗口”,就是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它于1990年3月由国家科委、广东省科委和中山市政府3方联合兴办,去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其有效面积15.1平方公里。

为适应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山市成立了中山火炬高新技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首期募集股本已逾百亿元,对科技进步的投入去年比前年增长34%,建立起科技开发机构93个,科技从业人员1350多人,目前正在加紧研制和消化国家下达的高速图文传真机、电脑点钞机、微晶玻璃板等一批火炬计划项目。近两年,中山市大批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开发区先后引进的31个项目,省级以上火炬计划占22项,都已形成了生产力,去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近4亿元,上交利税突破3000万元,中山市的乡镇企业也步入高技术产业领域,全市评出的72项1992年度科技进步奖,有的奖项被镇(区)办的企业夺得。如恒辉电器厂开发的彩虹灯,去年获美国第七届发明和新产品展览会金奖;博爱医学电子厂开发的心电多相信息仪,填补了国内心电医疗器械的一项空白。

(《人民日报》1993年5月27日第4版)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