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所有内容版权归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所有,使用请注明出处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党史之窗> 从改革开放到奋进新时代> 我与中山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市内外环境协调下的经济发展
发布日期:2012-03-20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中山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之一,与东莞、顺德和南海,并称为 “广东四小虎”,成为“珠江模式”的主体之一。尤其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山市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既崛起了一批专业镇,又努力发展高端产业。中山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发展的驱动来看,中山发展同市委市政府对经济内外环境的协调是分不开的,并因此形成特色。
》》中山“小虎”的发展历程 《《
  改革开放以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山和全国一样,是政府主导经济、城市领导农村、城乡结构二元发展的格局。这一时期的中山主要以农业为主,经济结构也基本上是纯农业型,为广东的主要粮仓之一。1978年,中山的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是54.2:39.8:6.0,农业所占比例最高。全市四种不同类型地区(经济作物区、沙田区、民田区和石岐城区)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乡镇工业发展极不平衡。当时,除了以石岐为中心的中部丘陵山地地区和北部以小榄为中心的沙田地区,有些小型企业外,其余镇区基本上没多大实力发展自己企业。这些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社队企业,支农型工业结构是其主要特征,产品大半是为农业服务的农机具、化肥、农药等农用产品,产品结构较单一。行政中心所在地石岐镇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较弱。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正是这些为数不多的企业,尤其是市属企业,为中山市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后来的“中山舰队”不少就脱胎于市属企业。
  改革开放后,中山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1979-1993 年,中山舰队起航,成就小虎威名
  这一阶段,中山市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体,以外向型经济为导向。从1978年至1989年,中山市的社会总产值从9.58亿元增加到100.39 亿元,约增加10倍左右,年均增长率63.2%。而从1990年一1993年,中山市国内生产总值从43.55 亿元增加到98.03亿元, 中山市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大大迈进了一步。威力、晨星、爱多、小霸王、乐百氏等市属公有企业扬帆起航,乘风破浪,由十余家市属企业集团组成的“中山舰队”,制造出了广东乃至全国工业发展史上的传奇和神话。在1988年,中山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美元,被国家统计局列为全国第一批36个率先跨入小康水平的城市之一。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山由县级市升格为“只辖镇的地级市”。
  中山工业化成功启动,首先来自海外乡亲的大力支持。中山是广东省的重点侨乡。据不完全统计,中山籍的海外华侨华人有30多万人,分布于80多个国家。中山籍的香港澳门同胞30多万人,侨眷和港澳同胞眷属60万人,重点侨乡镇有小榄、沙溪、张家边、三乡镇等。改革开放伊始,资金极度短缺、基础设施差及工业底子薄是珠三角面临的共同困境。中山通过借力海外乡亲,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困境。中山第一个外资企业是由香港乡亲投资兴办的。1979年11月,香港中澳投资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港元,与中山合作在中山三乡镇创建中山温泉宾馆,1978年12月开业。中外合作企业中山温泉宾馆的创办,揭开中山引进外资的序幕。
  中山工业化成功启动,其次得益于香港产业转移的需要。香港的轻型消费品,如手袋、成衣、鞋帽等需要产业转移。中山通过“前店后厂”的“三来一补”形式承接了这波来自香港的产业转移,虽然企业规模开始普遍较小,布局分散,但港资企业带来了宝贵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技术人才,带动了国有集体经济的发展。
  中山工业化成功启动,还同政府的引导分不开。80年代后期,港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中山市委市政府将引进外资的重点放在引进技术设备上,对工业企业进行更新改造,并从个别企业的改造发展为全行业的改造,以此带动中山市工业的发展。 政府有意识的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嫁接改造,于是诞生了一批实力较强的国有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并进而形成了“中山模式”,威力、爱多、小霸王等响当当的品牌是那个时代中山国有集体经济的代表。本时期,出于规模经济的需要,少量企业专精于某一种产品的生产,并在地域空间上互相靠拢,专业化集聚经济开始孕育,为专业镇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1993-2000年,挫折中抓住新的机遇
  威力、爱多、小霸王等中山舰队迅速扬帆,又很快搁浅,给中山人带来了几多欢喜,几多心伤。没有中山舰队,中山也难以跻身于“四小虎”之列,其对中山持续发展所作的功绩不能抹杀。而它的沉没,不仅有其本身原因,更是国有集体经济诸多弊端的悲剧表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成为中山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中山市国有集体企业十大舰队的沉没,对中山经济发展造成了伤害,诸多名牌昙花一现般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就像凤凰涅槃一样,新的希望也开始滋生。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吹响了改革开放新的号角,国际产业转移之风再次席卷珠三角。其中,中山市再次成功地承接了第二波来自台湾的电子信息产业转移。与80 年代初的港资产业转移不同,台资的进入以合资、合作、独资、股份经营等直接投资方式为主,而不再仅仅是来料加工。投资取向由寻求链条延伸、加工车间,发展到项目整体转移、建立加工基地。投资领域由一般性加工工业,转向追求高技术含量、引领消费热点的加工业和第三产业。
  这次产业转移规模较大,在地域空间上主要集中于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依托港口优势和政策优惠,火炬开发区经济发展迅猛,成为这一时期的最亮点。与此同时,受珠海市城市发展战略影响和中山市投资环境吸引,大量港资落户中山南部乡镇。三乡、坦洲、板芙等乡镇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出口加工业,经济实力得到不断增强,成为中山市皮革、家具、玩具等产品的集聚地。
  (三)2000 年以来,产业集聚专业镇崛起
  进入新世纪,中山市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早先产生的专业化经济获得空前提升,越来越多的专业化小城镇崛起于原先的桑基鱼塘上。在广东省科技厅2000 年开始推行的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工作中,中山市先后有古镇、小榄、大涌、沙溪、黄圃、民众、东凤、南头、东升等9 个镇被认定为省级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镇。现在更达到了14个。中山市的专业镇,类似于国外的产业集群,以区域为轴心,市场为导向,大企业为龙头,众多的中小企业为降低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在一定空间地理上紧密聚集。以产品结构类型来分,中山市的专业镇大体上可分以下几类:一是传统型,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的专业镇。如沙溪的服装、古镇的灯饰;二是外来型,指接受国际产业转移而形成的专业镇。如火炬开发区的信息产业、板芙镇的美式家具;三是农副产品加工型。指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专业镇,如黄圃腊味。
  微观来看,专业镇无疑是中山发展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推动了镇级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从长远来看,问题不容忽视。如不少专业镇的产业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随着行业产能的迅速扩张,所需的原材料、土地、人力以及能源等资源出现严重短缺局面,导致企业对资源的争夺战日渐升级,个别企业还面临开工不足的尴尬。而且,当市场趋于饱和,产业的产能过剩,造成投入资源的巨大浪费甚至整个产业生命的终结。专业镇要健康地发展,还需要转型升级。这种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当专业镇在中山大发展的时候,第三波国际产业转移拉开序幕,中山市有条件的城镇开始承接日美产业转移。其产业组织形式主要是股份制公司,主要集中于火炬开发区和小榄镇。相比港资、台资而言,日美企业技术、资本密集程度、与国际市场的关联程度更高。中山国际化的步伐越来越快。
  值得关注的是,周边尤其是顺德发达镇区受土地资源制约和中山市产业政策吸引转而向中山北部大量投资,促使南头、东凤、东升、黄圃等镇发展形势峰回路转,几年之内就实现了由纯农业镇向工业小城镇的转变,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明星。
》》 中山市发展过程中的内部协调《《
  中山市的发展固然同外资的产业转移,同广州、佛山和珠海的辐射有关,将外在的影响发挥到最佳状态,同中山市内部的协调也有着密切的关联。
  (一)专业镇从“一镇一品”向“一域一品”转变
  中山市专业镇在发展过程中,业已形成“一镇一品”和“一镇一业”,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土地、物流等资源就要求打破这种限制。但行政区域由于各种原因却依旧维持着这种限制。这不利于专业镇的良性发展。已有学人提出要建立起组团内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市场,制定符合要素流动需要的产业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促进要素按市场半径来进行区域组合,使专业镇从“一镇一品”向“一域一品”转变。
  (二)通过组团,更好接纳周边辐射
  为了更好地接纳顺德对中山北部镇区、珠海对中山南部镇区以及广州对中山东部镇区的辐射,中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套组团理论。将全市24个镇区,划分为西北组团、中部组团、东部组团和南部组团等四个区域。西北组团以小榄为中心,包括古镇、南头、阜沙、东升、横栏、东凤和黄圃,主要任务是凭借特色产业优势,主动承接广佛经济圈的辐射,提升产业层次。中部组团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包括沙溪、港口、五桂山及大涌,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金融商贸、文教体卫等第三产业,提高城市主中心服务职能。东部组团以火炬开发区为中心,包括三角、民众、南朗,主要任务是建设成为中山未来的城市副中心。南部组团以三乡为中心,包括坦洲、板芙和神湾,主要任务是进一步优化产业配套环境,加强承载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能力,打造高级加工出口基地。
  中山组团从本质讲是一种经济区划,目的就是按区域经济原则统一规划布局,增加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依存,从而达到各地区之间互利互惠和共同发展与繁荣,增强本区域的地位和竞争力。它充分考虑了三方面的因素:一是组团内要素的相似性;二是组团内经济联系性;三是组团内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相结合,每个组团都有一个经济中心。这就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分割,变“行政区经济”为“经济区经济”;有利于促进中山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有利于缩小中山镇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三)建立翠亨新区,迎接珠三角一体化到来
  2008年,《珠三角规划纲要》的出台,规定了珠三角未来的走势,强调珠三角各市间的主动合作。《珠三角规划纲要》提出的深中通道建设,对中山的战略影响是巨大的,让中山坐实了珠三角九市的中心交通枢纽地位。
  2011年上半年,中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翠亨新区的构想,并报省委省政府审批,目前已开始了前期工作的准备。从珠三角一体化的角度看,翠亨新区的建设是必要的。因为在珠江口两岸,广州有南沙,珠海有横琴,东莞有松山湖,深圳有前海等新区,唯独中山成为“竞争洼地”。一旦翠亨新区建成,将“与广州南沙新区、珠海横琴新区一起成为一条新的‘发展脊梁’,进一步加固珠三角湾区‘A’字型战略发展框架。”从情感上来说,翠亨新区的建设也是必要的。关于三大世纪伟人的故里建设,在中宣部、中组部与所在地的支持与推动下,毛泽东、邓小平两位伟人的故里建设突飞猛进,这为孙中山故里的建设提供了非常好的参照。
  按照规划,翠亨新区北起横门,南至翠亨村,靠山面海,面积达50平方公里,有26公里长的海岸线。一旦建成,中山城市重心东移,从滨河城市向滨海城市跨越。翠亨新区有五方面的战略定位:新兴产业的创业家园;聚集高端资源的创新家园;创新社会管理的和谐家园;推动低碳环保的宜居家园;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我们期待,翠亨新区将成为中山市打造高端产业的新的增长极。
》》中山市发展过程中对外部环境的利用《《
  中山市的整体发展同外部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中山能较好地与外部环境相协调,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抓住机遇。
  (一)从三次产业转移中获益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珠三角承接的全球资本转移有三次浪潮,第一次是80年代的以轻型消费品为特征的港资产业资本转移,中山通过国家投资的集体经济和民营经济进行消化吸收,短短几年就打造出响当当的中山舰队。
  第二次是90年代以电子产品为特征的台资产业资本转移。中山借力打造火炬开发区,营造新的增长极,提高科技含量,将中山舰队的沉没不良影响化到最小。
  第三次是进入新世纪后,以汽车等重型化产品为特征的美日产业资本转移,中山努力加入进去,中山的经济也不断融入世界分工体系,成为全球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
  (二)南部乡镇从珠海经济发展中受益
  中山南部的坦洲、三乡、板芙、神湾诸镇与珠海相连。上世纪90年代,珠海大力推行“环境强市”战略,不断提高工业在珠海的准入门槛。此举为珠海市保留了大量的工业用地储备和良好生态环境,也给中山南部诸镇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凭借背倚珠海的地域优势,坦洲、三乡承接了来自珠海的大量工业。进入新世纪后,由于珠海房地产的居高不下,三乡和坦洲镇的房地产业、旅游业和物流业竟因此而带动。可以预见,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兴建,港澳资本将加速向珠三角西岸的转移,而处于承接资本桥头堡的中山南部诸镇将又会获得新的机遇和发展。
  (三)北部乡镇从顺德经济发展中受益
  中山市北部与佛山市顺德区接壤,同属大沙田地区,习俗相近,语言相通,具有广泛而密切的社会经济往来。2002年,中山市北部镇区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一是顺德的高速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中山北部南头、黄圃、东凤诸镇成为资源洼地。二是顺德撤市设区,意味着企业手续繁琐,隐形成本增加。中山北部诸镇以优惠的土地资源吸引顺德资本转移。短短几年,北部乡镇就通过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网络以及密集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联系,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城镇密集区。据南头镇政府介绍,来南头的投资者当中,70%是顺德老板,20%是三资企业,只有10%是本地企业,其他邻镇的家电投资资本结构也基本上是如此。
  (四)东部乡镇从广州南沙经济发展中受益
  2000年,番禺撤市设区,广州市城市空间得到了拓展,开始在更广大地域范围内优化产业布局。2003年,广州市政府倡言“以空港海港辐射东南亚、连通全球”的全新战略定位,而其中的重点就是以南沙港为核心基础的南沙开发战略。目前已经确定重点发展汽车、石油、精细化工、钢铁、电子信息制造、机械装备制造、医药等七大产业。
  中山市东部镇区与南沙隔河相望,广州市的南沙战略无疑为中山东部镇区的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而且,火炬开发区的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以及民众、三角等镇的化学化工产业也都具有相当规模,在未来的发展中,与南沙区合理分工,紧密合作,重点发展重型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化工等产业,可以抢先获得较大的优势。2005年,中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东部沿海发展战略构想,以期通过东部大开发建设带动城市的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中山市政府将临海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作为东部大开发的“启动点”,所提口号是“再造中山”,要利用港口优势大力发展临港工业,优先带动整个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

(作者:谢长贵 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