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所有内容版权归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所有,使用请注明出处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党史之窗>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理论研究
从两则历史故事谈我们要领会的历史原则
发布日期:2015-06-22

 

/谢长贵

 

近些年,笔者多次听过不同的人讲同一个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日寇侵犯中山,有一队日本兵烧杀抢劫到了翠亨村。当时,孙中山故居里住着孙中山的姐姐孙妙茜,她正惊慌不安的时候,居然有日本军官前来鞠躬敬礼,并严令日本兵不得打扰孙中山的家属。原来,有人告诉日本军官这是孙中山故居,日本人在态度上便有了180度的大转弯。

无独有偶,一次在网上看到一篇微博,说的是辛亥革命元勋章炳麟(字太炎)去世后,葬于浙江西湖南屏山荔枝峰下,日军侵华时,进行祭奠,并加以保护。可到了“文革”时,红卫兵将太炎墓夷为平地,把遗体曝于荒野,甚至楠木棺材都劫走了。该微信很显然有为日军唱赞歌的嫌疑。

类似这样的故事或微博,很容易误导人,让人得出错误结论,形成错误的历史观:有的认为日寇是坏人,坏人所敬仰的孙中山、章炳麟等革命派也不是什么好人;有的认为日本尽管侵略中国,但还是很人性化,也没有那么坏;有的更极端地认为,日本侵略中国比国内治理还好等。这些错误的历史观,如果进一步发酵的话,极其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如何正确看待上述历史现象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历史原则去理解、去思考、去应对。

一、历史主义地看问题

所谓历史主义地看问题,就是从历史事实出发,把任何事物放到特定的历史阶段去考察、去分析、去得出结论。日本法西斯恃强凌弱,侵略中国,不管其如何包装自己,都改不了它邪恶的本质,这是毫无疑问的。凡是美化日本法西斯,为其唱赞歌的行为事实上就是汉奸行为。

至于日本侵略者为什么善待孙中山家属,保护章炳麟的墓地,那不是什么发善心的问题,而是有其深刻的战略目的。同时,也不能因为日本人的善待便质疑以孙中山先生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爱国心和民族心。我们得从不同的历史角度去看。

从中国的角度去看,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推翻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他是革命先行者,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而从日本军国主义者的角度看,无论清政府还是中华民国政府并没有什么优劣高下之分,它们只是中国政府不同时期的存在形式,出于搞垮中国政府从而侵占中国的目的,所有反中国政府(清政府及中华民国政府)的政治人物都被日本军国主义者视为盟友。因此,在日本军国主义者的眼中,反清的孙中山和反重庆国民党政府的汪精卫没有区别。凡是反中国政府者,日本军国主义者都会给予大力支持。前述日寇尊重孙中山和章炳麟的直接目的,就是为进一步拉拢中国的反政府者作文章,从而服务于侵华的战略需要。

正因为近代日本对中国反政府者的支持,日本成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云集的大本营,中国同盟会就是在日本成立的。辛亥革命中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打得火热的一些所谓日本友人,如头山满、内田良平和宫崎寅藏等人,正是臭名昭著的侵华军国主义组织黑龙会的创建者。那个后来成为宋教仁贴身秘书的北一辉,更是日本法西斯的精神导师。

尽管近代中国的反政府者被日本军国主义者拉拢、利用,而如何评价这些反政府者,我们却需要用历史主义眼光去看。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也逐渐成为“洋人的朝廷”,从而逐渐丧失其合法性。因此,在晚清,就中国内政而言,革命成为主旋律。凡是反抗清政府统治者,体现了历史的进步性。比如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但放在近代那个历史环境下,洪秀全则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而洪秀全的死对头曾国藩,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面可谓典范,一部《曾文正公家书》在今天很走俏,并产生了很强的思想共鸣,但由于他维护的对象是腐朽没落的清政府,从而成为历史上的反派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历史主义的考量,是仅指内政而言。如果放到和西方列强的关系上,就又不一样了。因为清政府不管如何腐朽,如何丧失合法性,它毕竟代表着中国政府。因此,同样是通过镇压农民起义起家的左宗棠,由于收复新疆,从而成为近代不世功臣,深受人民爱戴。

清政府合法性的丧失有一个过程,其完全丧失的标志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此前,康有为领导的维新改良还有历史进步性,此后,则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绊脚石。孙中山早年思想卓而不群,为封建伦常观念深厚的普通群众不理解、不接受,将他与陈少白、尤烈、杨鹤岭一起合称“四大寇”。所谓“寇”,就是贼,极具贬义。可见群众思想排斥他到什么程度。但到了清政府合法性完全丧失后,群众理解接受了孙中山,纷纷加入他的队伍。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阵营不断壮大。

接着就是两个如愿以偿。一个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如愿以偿;一个是通过支持中国革命党人搞乱了中国,日本军国主义者也如愿以偿。孰得孰失?从历史主义的角度看,清政府的统治就是一个巨大的桎梏,不推翻清政府,中国就无法再进步再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迫切要求。尽管实现这个要求会付出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国力进一步衰弱的代价,为日本的侵略开了方便之门,但正义终归战胜邪恶。因此,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历史功勋是伟大的,不能因为被日本利用过就否定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巨大历史作用。当然,也不能忘掉资产阶级革命派天真地将日本当成救世主的惨痛教训。

 

二、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历史和历史史实不一样。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过的事情,不管你知道不知道,它都存在那个时空里。但历史史实总要让人知道,要让人知道就需要文字或口头表述,这个表述就是历史,它已经掺杂了表述者的思维意识。同时,历史史实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也会有意无意中受到表述者的影响,如学识、生活环境以及政治目的等。

意大利有个历史学家,叫克罗齐,他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它的意思是说历史研究或历史述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离不开研究者或述说者的当下情怀,很难脱离研究者或述说者的现实处境。也就是说,历史不能漠视,不能小看,历史具有现实性。

就拿前述日寇对翠亨孙中山故居“秋毫无犯”的史实来说吧,当讲述者讲述这段历史的时候,这段历史就已经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有的讲述者表情透着迷茫,搞不懂为什么凶残的日寇也能做到“秋毫无犯”。还有的讲述者在讲述时一脸的神秘,似乎在和知心朋友讲一个不得了的秘闻。他们的内心其实也是迷茫的,为什么日寇对孙中山的家属好,革命先行者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就这样,本来发生于几十年前抗战时期的史实,经过讲述者之口的转化,掺杂着讲述者的思维,在社会上传播着,影响着受众的价值观和思维,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当代史。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国民对日本法西斯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有利于国家民族的价值观的培育很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去强化。

如果说只为讲史而讲史,没有什么政治目的的话,“当代史”特征还比较潜藏,而那些怀着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公知、异己分子们,刻意通过影射历史、解读历史,颠倒黑白,制造思想混乱,价值观混乱,“当代史”特征就特别明显。因为当代史最突出的背景就是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世界霸权,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对日益复兴的中国进行打压、围剿和渗透。而互联网就成为其最便利的工具。

年初,笔者一位朋友收到一个短信,哈哈大笑,连呼有道理,同时将短信发给我,短信如是说“刘邦游而不击,项羽才是抗秦主力。项羽巨鹿等大型会战九战九捷,刘邦打过什么大型会战?一分抗秦、二分应付、七分发展。抗秦胜利后鸿门和谈,项公仁慈放走刘邦,后来经过广武、荥阳、垓下三大战役才夺了天下。后来刘邦又搞了一系列政治运动,迫害功臣,导致伟大的韩副统帅死亡。死后差一点让老婆吕后夺了江山,幸亏周勃老师、陈平主席发动政变才没让革命果实被窃取。后来经过文景二帝无为而治、韬光养晦,才取得了巨大经济成就。后来武帝上台。改前期黄老治国理念,惩治贪污,削除地方诸侯蕃王独尊儒术、建立丝绸经济带,对外一改前朝媾和政策,主张强硬。”

这是一篇典型的影射史学短信,通篇仿佛在说汉初的几个皇帝,没提共产党、毛泽东、文革以及改革开放一个字,但收到短信者人人都知道它影射的正是中共党史。作此短信者非常阴险狡猾,以“高度肯定”改革开放以后历史为护身符,恶毒地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恶毒地否定、诽谤毛泽东,过分渲染文革之恶,又抹杀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建设成就。整个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共党史被影射得千疮百孔,毫无是处。改革开放不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从改革开放前的中共党史发展过来的,二者有着血肉联系,不能割裂。否定改革开放前的中共党史,会使改革开放失去合法性的依据。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而这恰是短信的作者所要达到的政治目的。

作此短信者满口抗战时期国民党诬蔑共产党的语调,什么“游而不击”,什么“一分抗秦、二分应付、七分发展”,还有把“战役”说成“会战”,更把杀人如麻的蒋介石比喻成“仁慈”的项羽。这一切都显示出短信的作者与美国和台湾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着非同一般的颠覆中国人价值观的政治目的。

以章炳麟的墓为微博话题,把两个时空发生的史事,即一个是日本侵华时保护太炎墓,一个是红卫兵打砸太炎墓,突兀地罗列在一起。通过互联网微博这个平台,让它们呈现在当今社会这个最重要时空上,从而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同时,又通过技术的手段,使这篇微博获得巨大的点击量。微博的结尾不加任何点评,只是让读者自己去评判,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博主的政治安全。可以说,微博博主将影射史学用到了非常高深的地步。

果然,在这个微博转载过程中,留言一边倒地痛骂着红卫兵,痛骂着文革。一些留言甚至表示对日寇的亲热或敬意。很少有人质疑把外寇入侵和国家内乱放在一个层次上考量,是非常欠妥的行为。

这篇微博体现了其作者的几重政治目的。

一是唱衰中国共产党。文革是改革开放的中国前身,都是共产党执政。反反复复拿文革说事,就是不断降低广大青少年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二是美化侵略,对国人进行奴化教育。改革开放初期,美化侵略曾经在史学上盛行过一段。当时的中国经济落后于香港、台湾和新加坡。而这些华人居住的地区都曾经被英国或日本长期殖民过。有西化者痛嚎,中国的落后就是因为没有被西方国家好好殖民过。还有西化者总结说,凡是被英国殖民过的地方都很容易成为发达国家或地区,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和南非。这种美化侵略的奴化思想,就是如今香港占中的思想源头。港独们为什么自觉高大陆同胞一等,就是不以曾经的英国殖民统治为耻,而以英国殖民统治为荣。同样,这种奴化思想也存在于台独分子的群体中。

总结起来说,这些影射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颠覆中国人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制造思想上的混乱,为政治动荡和国家混乱打伏笔。

为什么自上世纪末以来,网上层出不穷地诽谤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层出不穷的妖魔化董存瑞、黄继光和邱少云等战斗英雄?因为毛泽东已经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神,挪走这尊神,才能根本地颠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同样,妖魔化战斗英雄,就是要打破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英雄崇拜或英雄情结,让其回归平庸。

前些年,网上的公知大鳄们妖魔化中国的民族英雄和战斗英雄,主要的手法是颠倒黑白地编一些搞笑段子。近年来,则变为所谓的考证事实,从所谓的人的身体结构、生理反应等来质疑史实,其本质就是历史虚无主义。什么子弹速度太快,人的肉体能否堵住机枪眼。什么邱少云在烈火中一动不动是不可能的,因为违反人的生理特征。

这种手法还真的影响了一些人。笔者的一位朋友,他就不相信邱少云在烈火的焚烧中能做到一动不动。

其实,网上的公知大鳄们这种质疑也是经不起有力反驳的。因为类似黄继光这样以身体堵机枪眼的英雄事迹,在朝鲜战场上发生过多起,黄继光只是其中的代表而已。而且,发生在那么多志愿军战士面前是有目共睹的。

至于邱少云的光辉事迹说明,人的高度信仰和精神意志,有时是能打破生理反应的。是什么在支撑邱少云强大的精神意志,是对广大战友的爱。因为他不能动,他一动,身后的战友们都得完蛋。他只能以一人的牺牲,换取战友们的安全。类似邱少云这样烈火焚烧一动不动的事,也曾经发生在越南,并被美国记者记录过。

释广德,越南大乘佛教僧人。1963611日为抗议南越政府领袖吴庭艳及南越天主教会迫害佛教徒政策在西贡十字路口用汽油引火自焚,场面被纽约时报记者大卫·哈伯斯坦记录下来。大卫·哈伯斯坦回忆说:我亲眼目睹那个光景,但一次就够了。一个活人的身体中,喷射着火焰!他的皮肤慢慢开始发泡,并且起皱;他的头被烧黑,并慢慢炭化。空气中,弥漫着人肉燃烧的气味;我从未想过,人的身体是如此易燃。在我的身后,我听到越南民众开始聚集起来,并且小声地哭泣。我本人被震惊到连哭都哭不出来,头脑中一片混乱,以致连采访和用笔记录都做不到,连脑子都已经无法思考了…… ”

最重要的是,大卫·哈伯斯坦又说过这样一段话:“在他燃烧的过程中,他没有抽动过一块肌肉,没有发出一点喊叫,他本人出奇地镇静,这与他周围哀号的民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