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所有内容版权归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所有,使用请注明出处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党史之窗>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理论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中山的空难——中航机“桂林”号的失事
发布日期:2015-06-22


 

/邱霖巧

 

1938年824日晨,隶属于中国航空公司的民航机“桂林”号,从香港启德机场出发,飞往重庆。自中日战事发生以来,中航机每天都在航线上翱翔,从未遭到日军袭击。[1]谁能想到,这架本该安全走完全程的飞机,竟再也没能到达目的地。

“桂林”号出发后仅半小时,在距离香港65英里的上空,遭到5架日本驱逐机的包围、袭击。在该机紧急迫降、安全着陆后,日军仍用机关枪对其进行多次扫射。机上人员遭此劫难,仅3人幸存,其余14人均魂断中山县张家边。

“桂林”号的遇袭

8时04分,“桂林”号从香港启德机场起航;830分,飞机抵达珠江口外上空,美籍机师活士(Woods)发现5架日本驱逐机从高空飞下,袭击该机。活士见势不妙,立即加开马力,全速飞行。此时,电报生罗昭明亦发现异常,拍发电报称“日军追击”。[2]然而,日机紧追不舍,沿途轰击,造成该机机身多处中弹。活士本拟降低飞机的高度,利用云层掩蔽机身,但由于当时云层稀疏,不能确保安全,且“桂林”号油箱损坏,无法继续航行。[3]为使飞机脱险,活士最终选择将飞机降落在河面上。[4]据罗昭明回忆,当时飞机突然下沉,机身猛烈震动。罗见乘客均安然无恙,便拍发“乘客均安”的电报。不料,日机见飞机降落水面后,仍继续用机关枪向下扫射,“机枪声密如连珠”,前后共进行了6次扫射,[5]造成机中14人死亡。

日机下降进行第一次扫射时,乘客均蜷伏在座位下面避弹。第二次扫射过后,罗昭明与副机师刘崇佺一同进入到司机室,试图询问机师活士如何救急,但活士已经离开飞机,不知去向。后活士脱险后回忆当时情形,称在飞机降落水面时,他即跃入水中,试图找小船搭救乘客,并嘱咐职员劝会游泳的乘客泅水逃生。因日机低飞扫射,活士在水中逗留了约一个小时,后才奋力上岸,恰好被军警所救。[6]罗、刘二人寻找机师未果,便匍匐至机门,见乘客楼兆念后颈中弹,王亮甫的左腕受伤,刘崇佺用手巾(一说内衣)为二人包扎伤口。罗昭明因擅长游泳,则去试水的深度,但水深且急,他便叫会游泳的赶紧逃命。此时,日军又开始进行第三次扫射,罗昭明与刘崇佺商量后,决定由前者泅水靠岸,将岸边的小艇划过来搭救机中乘客。正当罗昭明朝着小艇游去之时,日机又连续扫射两次。罗昭明此时虽到达小艇处,但“桂林”号已经沉没三分之一。侍役武清华站在机尾上,向罗昭明大声呼救:“罗先生救命!罗先生救命”!罗昭明划艇前往援救,但由于不会划艇,水流又急,导致小艇在水中打转,不能前进,只能眼看着“桂林”号和武庆华一同下沉。罗昭明本打算转向靠岸,此时又听见有呼喊声,原来是乘客楼兆念在边游向他边呼救。罗昭明于是再次转向,回去援救,为躲避日机的第六次扫射,罗昭明与楼兆念一同潜入水中,等到机关枪响消失时,才登上小艇。小艇靠岸后,二人被附近乡民发现。在乡民的帮助下,楼兆念被送往石岐镇救治。[7]

飞机残骸的打捞

“桂林”号失事后,中山县立即组织人员开展打捞工作。由于该机降落处水流湍急,且机身多处中弹,因此很快被潮水淹没,机中乘客多数溺水身亡,邮件、行李随飞机一同沉没。为防日军返回轰炸,销毁证据,中山县政府派军警严密保护失事现场,并发动沿海各乡民众协助打捞,由熟悉水性的乡民,下水搜索。当晚7时,中山县县长张惠长乘坐定平电轮,前往飞机失事河面指挥打捞工作。警察、救护队、消防队及仵作数十人,电轮、大船各两艘,前往失事地点会合;附近的自卫团、壮丁队,全体出动;1000多名各乡民众,彻夜工作。由于缺乏起重机,打捞工作虽持续了一天一夜,仍无法将“桂林”号机身起出。为解决缺乏打捞工具的问题,中山县一面继续打捞工作,一面派专人前往香港,雇请潜水工人及找寻潜水器具。826日,经过三天两夜的努力,“桂林”号残骸终于被拖到岸边。次日,中航公司由九龙坞派出的2艘拖船、潜水工人及用具到位。直至此时,才有专业的机械用具用于打捞工作。829日晚,救援人员用起重机将机身稍稍吊起,开始拆卸飞机机翼,并于30日上午完成拆卸工作。此后,救援人员用钢缆吊起机身,使机顶向上(从前机底向上)。由于机身过重,钢缆前后断裂5次。831日,“桂林”号被吊起搬至趸船上,由火轮拖带,经小榄、虎门运赴香港。经检验,机身被机关枪扫射弹孔数为:机身右侧15处,马达3处,机翼6处,机尾5处;机身左侧6处,马达20处,机尾3处,机翼6处。全机以机顶损伤最重,共约56处弹孔。[8]

在“桂林”号失事的第二天,即825日,河面开始有浮尸出现,副机师刘崇佺随即被捞起。此后,救援人员相继捞起在水面漂流的侍役武庆华、乘客钟弟弟、陆懿等人的尸体。经检验登记后,3具尸体由掩埋队队员拖至定平电轮处,运往石岐大较场停放。26日上午,“桂林”号被拖到岸边。打捞人员在机舱内捞出4具尸体:王亮甫、杨锡远夫人、熊光淑、徐恩源夫人。其中熊光淑怀有身孕,因遭遇事变,导致小产,数寸胎盘突出。同日下午,又捞得李德麟、胡笔江的尸体,及不知姓名的两具男尸。27日,在专业器具的帮助下,中航公司自香港派来的潜水工人,再在机内发现徐新六、杨锡远的尸体。由于在水中浸泡时间过长,二人的尸体已经腐烂肿胀。

经过数日的打捞,救援人员前后共计捞获尸体14具。根据中航公司公布的机上人员名单,“桂林”号上共载有17人,包括机师、副机师、侍役、电报生,以及13名乘客。除去获救的3人外,遇难者应为14人。虽然已捞获14具尸体(包括2具不知姓名的尸体),但依然没有找到乘客李家荪、陈健飞的尸体。

 

“桂林”号机上人员名单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存殁

备注

活士Woods

 

“桂林”号机师

持有美国商务部颁发的驾驶执照

罗昭明

 

“桂林”号电报生

 

楼兆念

40

六河沟煤矿公司驻港代表

颈部中枪

刘崇佺

 

“桂林”号副机师

鼻部中枪,右手大拇指、食指被击去。

武庆华

 

“桂林”号侍役

 

胡笔江

46

交通银行

颈部、左额有枪伤,右脚脚趾全部被击去。

徐新六

43

兴业银行总理、上海工部局华董

尸体肿胀腐烂,无法辨认伤痕。

王亮甫

 

中央银行机要科主任

左手腕中枪

陈健飞

38

 

 

陆懿

28

 

鼻部中枪

李家荪

27

 

 

李德麟之子

2

 

李德麟之子

钟弟弟

小童

 

头部下唇被击去,右手手指全部被击去。

杨锡远

29

兴华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经理

尸体肿胀腐烂,无法辨认伤痕。

杨锡远夫人

23

 

颈部后枕中枪

徐恩源夫人

50

 

颈部、右额角中枪

熊光淑

24

 

怀有身孕,遇袭时在机内小产,一尸两命。

 

日本袭击“桂林”号的动机

“桂林”号失事的消息传出后,瞬间引爆当时舆论。即便在时隔77年的今天,回看当时的新闻报道,我们仍能感受到人们对于日军袭击“桂林”号的愤怒。中国人自办的报纸,及美、英各国所办的华文报纸,[9]均认为日军此举是“不顾人道、公法,疯狂的屠杀,以及蔑视第三国权益的暴行”。[10]

“桂林”号所属的中国航空公司,是中美合办的民航事业,中美资本约各占一半。该公司于1930年签约,至“桂林”号失事时已开办九年。由于涉及到美国的利益,日美双方原有默许中航机港渝线的默契,日本也曾在卢沟桥事变后向美国保证不会作出威胁中航机的举动。[11]日本的保证言犹在耳,为何却又出尔反尔?

日本不顾国际信义袭击“桂林”号,其动机大致有三:第一,为谋害立法院长孙科。因立法院长孙科此前曾预定该机机票,准备前往重庆。孙科致力于寻求欧美援助,增进中国与和平集团国家的友谊。日本谋害孙科想系与此有关。[12]不过,因孙科临时改乘欧亚航空公司的客机,日本的谋杀计划失败。第二,为破坏中国的空中交通。日本试图通过袭击民航机,动摇人心,使机师不敢驾驶,乘客不敢乘坐,以此阻断中国后方重要交通路线。[13]在袭击“桂林”号之前,日本已开始轰炸粤汉铁路,试图组织中国军火运输,实施大包围武汉的目标。第三,为试探美国的反应,向美国示威。美国对于远东局势,原持不甚积极的态度,近来有日趋积极的表现。日本此举在于用暴力示威使美国软化。[14]其中,试探美国当是日本此举的主要动机,谋害孙科不过是日本袭击“桂林”号的导火线罢了。这就意味着“桂林”号事件不仅是中国的局部问题,而且是涉及到各国在华权益的国际问题。[15]

时人论及日本的动机时,亦将美国对远东问题的态度变化,作为日本袭击“桂林”号的主要动机。81518日,美国国务卿赫尔、美国总统罗斯福先后发表演说,说明维持国际秩序的原则,斥责侵略者的侵略行径。此外,美国坚持长江航行开放,计划让驻华舰队司令雅鲁尔突破日本在长江的防线,以及上海租界美军防区惩戒有暴行的日本浪人的行为,也让日方不满。[16]藉着孙科搭乘“桂林”号的契机,824日,日本作出袭击“桂林”号的举动。日本选择这一时刻进行“挑衅”,确有报复和试探美国的嫌疑。

事实上,日军并非第一次作出此种带有示威性质的举动。1937105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演说,触碰到日本的神经。两个月后,日机袭击了美国保护长江美侨的炮舰“巴纳”号。此事虽给予美国较深刻的刺激,但出于利益的考量,美方最终接受了日本的一纸歉意,未予深究。“桂林”号出事后,各报纷纷重提此事,指出,如果美国在“巴纳”号事件后采取足够强硬的行动,则悲剧必定不会在“桂林”号身上重演。舆论多呼吁美国保持言行一致,采取行动制裁侵略者日本。但是,日方此举虽侵害了美国的在华利益,但由于日美关系错综复杂,日本的军火和资源多由美国提供,单纯寄希望于美国的惩戒未免有些天真。《抗敌导报》的作者甚至对“桂林”号事变作出这样的推论:“不错,这一次打‘桂林号’的轰炸机,就是美国货,发动机的燃料也是美国买来的煤油,奇哉怪哉,世界上竟有这样的事,是谁的赐予,是聪明的美国人,做出来的糊涂事”。[17]足见日美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事件后各国与日方的反应

8月25日,中国外交部发表严重声明,指斥日方不顾世界舆论,蔑视国际公法,对非战斗人员和非军事目标进行残杀破坏,希望全世界和平人士群起制裁日本。[18]美国政府得知“桂林”号被袭击的消息后,亦立即电令驻中日两国大使报告该机失事情形,[19]并训令驻日大使根鲁向日本外相宇垣提出严重抗议。美国政府认为,日方此举不仅使美国公民生命直接遭受危险,而且使美国在华商务利益蒙受损失。

各国舆论对日本的谴责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日本不顾国际公法,袭击非战斗人员和非军事设施。“桂林”号为民航机,机身有明显的标志,飞行时间和航线均有明确的规定,且所载人员均非战斗人员,但日机依然予以袭击,并在“桂林”号迫降水面后,用机关枪扫射,性质恶劣。二是日本违背此前与美国达成的默许港渝线的约定,有违国际信义。由于美国曾取得日本同意,允许中航机的飞行,且中航机此前从未遭到日军袭击,导致民众产生乘坐中航机是安全的错觉。此次日军袭击“桂林”号,无疑是违反了日美之间的约定,是为言而无信。三是日本危害第三国在华利益。依据国际法,战时中立国与交战国之间的一切交际行为及其他商业事务,可以依旧进行。日方轰炸商务性质的中美合资经营的中航机“桂林”号,已经侵犯了美国在华的商务利益。

然而,日方并不承认袭击“桂林”号是有意的,更声言此事与第三国无关。825日,日本发言人就事件发表谈话,指出日本海军飞机24日在华南出动,遇见不知国籍的飞机一架,因该机在日机飞近时试图利用云雾逃跑,日机随即加以追逐,迫其降落。在追逐过程中,日机无法辨认该机的标志,待该机降落后,才发现该机右机翼上有中国的邮徽。日方认为,日本飞行员所采取的行动是正当的,符合国际公法的空战条款(即非战斗机经过实际战争发生之地带,应由其自己负担危险责任)。日本发言人还向各国飞机提出警告,指出在中国境内飞行的各国飞机,只要被认作试图逃避日机的,即认为敌对性质,均有被击落之可能。[20]

日方此番声明,引起各国不满。一来日本并未对中国正式宣战,不适用国际公法中的空战条款;二来“桂林”号机身上的民航机标志十分明显,机师活士临变一度将飞机低飞避让,试图让日机看清楚该标志,[21]所展示出来的姿态显然并非军用机可比。日方声称日机在空中无法辨认“桂林”号属性并非实情。三来日本对各国航空公司的警告,已经侵犯了各国的在华利益。

此外,日方甚至试图抹杀袭击“桂林”号的事实。日本驻沪领事曾发表正式声明,表示“中航机降落后,日机即低飞,查明确系邮机,即行飞去,并未开枪射击”。[22]通过对比“桂林”号幸存者的证言及“桂林”号机身上的累累弹痕,很容易发现日方所说并非实情。而在“桂林”号事件发生后,日方为隐瞒消息,曾扣留从香港发往上海的关于中航机被日机击落的电讯。英、美领事为此向日方提出抗议。日方回应称,由于所发电讯不知真假,为进行调查,故将其扣留;凡是足以妨碍日本军事行动顺利结束的电讯,日方都有权加以检查。[23]日本此举再次引起舆论强烈不满。

“桂林”号事件的尾声

“桂林”号事变后,国民政府除下令在飞机失事处建立碑碣,以资纪念外,还褒恤徐新六、胡笔江、王亮甫3人,给予徐、胡二人家属抚恤金1万元,王亮甫家属抚恤金5000元。香港、上海等地举办追悼会悼念死难者。[24]“桂林”号事件后,日本袭击在华境内飞行的民航机的脚步并未停止。9月,中德合办的欧亚航空公司的民航机就多次被袭,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193889月间的新闻报道来看,对于“桂林”号被袭击一事,美国对日本的行动仍停留在强烈抗议上。时人也已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桂林”号事件是对美国进行试探性的示威,但“目前美国在表面上对此事出以不了了之态度是很有可能”,中国不能只寄希望于美国,而须“加紧抗战的努力,以铁和血来争取我们的自由,以铁和血来答复疯兽的残暴”。[25]

“桂林”号事件暴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恶劣行径,促使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众志成城保家卫国,促使国际舆论同情中国。借用《银钱界》上的一段话来说:“这一事件影响之大,可说是无比的。它无遗地暴露了敌人凶残横暴灭绝人性的狰狞面目,引起了国际间一致的谴责,加深了民族的仇恨。四万五千万同胞更进一步确定有敌无我的认识,伟大的民族力量就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一天一天的淬励增长,日趋坚强;广泛的国际同情,也就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一天一天的更多取得”。[26]



[1] 《中航机遭□国围攻》,《申报》香港版1938825日。

[2] 阿邨:《无线电员罗昭明述桂林号遇难详情》,《公余》1938年复第1期。

[3] 《桂林号残骸已发现,又有两机中人获救》,《申报》香港版1938826日。

[4] 张惠长:《中航机案报告书》,19389月。

[5] 阿邨:《无线电员罗昭明述桂林号遇难详情》,《公余》1938年复第1期。

[6] 《中航机桂林号机长活脱返港》,《申报》香港版1938826日。楼兆念则认为机师失职,未及时告知乘客飞机遇袭,使得乘客丧失最佳逃生时间。中航公司为消除外界质疑,特别说明飞机降落水面及机师先行离机的原因。

[7] 阿邨:《无线电员罗昭明述桂林号遇难详情》,《公余》1938年复第1期。

[8] 张惠长:《中航机案报告书》,19389月。

[9] 如英国《译报》《导报》《文汇报》《循环报》,美国《大美报》《华美晨报》。

[10] 华封:《上海各报与“桂林号”事件》,《华美》1938年第1卷第19期。

[11] 《中航机惨被日机击落》,《申报》香港版1938826日。

[12] 《抗战已进到“集约化”的重要关头》,《新战线》1938年第2卷第1期。

[13] 曹明远:《“桂林号”事变以后》,《抗战与交通》1938年第11期。

[14] 萍实:《美国·日本·“桂林号”》,《号角》1938年第8期。

[15] 天:《敌机击落桂林号》,《福建与华侨》1938年第1卷第11-12期。

[16] 《中航机惨被日机击落》,《申报》香港版1938826日。

[17] 李祖庆:《谁吃了中航机桂林号》,《抗敌导报》1938年第30期。

[18] 萍实:《美国·日本·“桂林号”》,《号角》1938年第8期。

[19] 《中航机惨遭日机击毁,美国政府密切关注》,《申报》香港版1938826日。

[20] 《中航机惨遭日机击毁,美国政府密切关注》,《申报》香港版1938826日。

[21] 《中航机惨被日机击落》,《申报》香港版1938826日。

[22] 骏:《桂林号事件之认识》,《新新新闻每旬增刊》1938年第6期。

[23] 《沪□非法扣留电讯,英美领事提抗议》,《申报》香港版1938826日。

[24] 《沪各界定下周追悼徐新六等》,《申报》香港版1938828日。

[25] 韬奋:《“桂林”号的惨剧》,《全民抗战》1938年第17期。

[26] 国贤:《为桂林号飞机惨案悼锡远先生并书所感》,《银钱界》1938年第2卷第7期。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