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所有内容版权归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所有,使用请注明出处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党史之窗>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史海拾珍
解放战争时期三区的中共基层组织建设
发布日期:2012-07-06
  

日本投降后,中共中央和广东区党委根据广东斗争的实际,及时作出指示和工作布置。1945815日,毛泽东指示广东区党委:“时局突变,一个月内须整备完毕,应付新环境”。

19459月,于抗战时期逃亡到鹤山六年之久的国民党中山县政府迁回中山,即提出“三年军事,五年政治”的口号,欲消灭共产党组织,并进行接收日、伪资产和加紧建立政权基础组织,健全基层管辖,组建军事力量。原国民党第七战区驻粤北地区的野战部队调到中山转为地方部队,建立由县长直接指挥的县保安警察部队,组成区、乡、镇联防自卫队等。10月,“挺三”番号取消。以后在三区的国民党军事力量相继有三区特务小队、中山团管区司令部第七营、小榄自卫大队、联防中队、自卫后备中队、中山联防委员会第五联防办事处、三区剿匪行动队等10多支武装队伍。斗争形势十分严峻。

1945916,广东区党委作出《广东区党委关于长期坚持斗争的工作布置给中央的报告》,提出分散坚持斗争的方针:一方面是坚持斗争,保存武装,保存干部;一方面是长期打算,准备将来合法的民主斗争。并紧急指示:“准备十年黑暗,长期埋伏,掩护骨干,等待有利时机”。中山地区的中共组织有组织地转入分散隐蔽活动,采取单线联系的活动方式。

19459月至10月间,上级党组织在澳门、中山地区设立特派员。鉴于中山地区是国、共力量对比极端悬殊的蒋管区,贯彻分散坚持、长期打算的方针,不设县委,采取特派员制,分别领导公开的武装与秘密的地方党工作,以党组织单线领导形式活动。为适应斗争,把所属党组织划分为三个区域,实行单线领导。具体区域是:中山本部,地域包括中山的一、二、四、五、六区和县城石岐;中山三、九区;中山八区。

19459月,中顺新边县工委撤销,中山三、九区的党组织划回中山,改设特派员制,特派员先隶属澳门、中山特派员,后隶属中山特派员。同年12月下旬,中共五桂山中心支部撤销,中山特派室特派员曾谷派总支书记方群英任九区特派员,负责中山九区和三区部分地方及顺德县十区坝头市的15个党组织工作点工作。1946年初,上级党组织先后派特派员黄耀棉、刘云(刘彦青)、副特派员廖安以及三九区党组织负责人张枫、邓永年、李瑞英、郑明、叶超(叶勉忠)等到三区小榄,加强党的力量和发展武装。三区中共党员有海州的吕胜、袁勋、袁永,古镇的苏松柏、苏标,高沙的郑明、叶洪等;单线联系的袁世根和小榄的萧琼芝。同年3月,张枫、吕胜、袁勋等成立中共海洲支部,支部书记张枫。54,张枫在海洲发展何祺刚(炳刚)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6年,中共地下党除重点加强农村党的发展工作外,三区特派员刘云转到小榄镇,又从海洲调何祺刚回小榄镇,两人通过萧琼芝特殊身份的关系,安置到三立小学(后称镇七小和桑市小学)当教导主任和教师作掩护,从事三区党的地下领导工作。7月,中共三区秘密组织在小榄镇第九街1号设党的领导机关,日常工作由何芝(何宝瑜)负责。年内,萧琼芝输送进步青年萧松廉、邬连芳,卢焕章等人到五桂山参加游击队。

另外,党组织还安排江尾小学袁定慧(新青团员)到小榄细庙前开设“三合”车缝店作掩护建立联络点。之后,继续在园尾巷小卖店、口三角市什货铺、崇德医院、东区二门楼近塘边一小卖店以及南来巷5号李宝树宅等地也建立中共地下联络点。

1947年,中共中山县委派邓永年到复兴乡2325保国民学校(即后来的高沙小学)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在高沙开展革命活动。

三九区特派员刘云参加1948年华南分局在香港尖沙咀举办的学习班回来后,分别在高沙举办了游击训练班和在海洲乡举办党支书学习班。党支部书记学习班的主题是怎样当好党支书。学员返回原工作岗位后,发挥积极作用。苏标协助叶勉忠在曹步发展党员10名并成立党支部。袁勋、欧英伟在海洲发展党团员共23名。苏松柏、苏金荣到三沙、五沙、六沙等地发展了一批党员。叶洪、司徒如在高绩发展了5名党员,四沙发展了2名党员,小榄何炳刚也发展了1名党员和一批团员。

1948年间,中共中山三九区组织调张枫(张翼枫)到西海乡国民中心小学任教导主任,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培养和发展杜桥胜、梁明初、梁二九等加入共产党,建立四沙党支部。苏松柏调往六沙开展工作,发展一批贫苦农民加入共产党。3月,小榄镇成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外围组织——“联英社”,参加的青年学生有:梁材明、梁东垣、孙南福(孙敏)、何绍源、李荣年、谭九伟、张明垣等。7月,中共三区小榄镇党支部成立,党支部所在地是第九街1号。党员有李瑞英、萧琼芝、何祺刚、何芝等4人,何祺刚任党支部书记。秋,成立中共高沙支部,支部书记邓永年。11月,发展何荣有、叶洪、周秋培、邓树容为中共党员,邓永年调往九区开展工作,张枫任临时党支部书记。12月,发展司徒润、冯敬生、冯礼初、陈广金、何荣三、陈长林为中共党员。自此,三区的党组织逐渐壮大。

1949年初,中共中山三区组织从海洲调张莹(新青团员)、从高沙调萧赓流(新青团员)、从石岐调何文达(新青团员)等到小榄镇加强青年工作。中共中山三区小榄支部为配合解放军南下,开展武装斗争。根据中共中顺新边县工委指示,张枫到高沙、吕胜到古镇、海洲发展武工队工作,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武工队在西海、古镇、海洲、高沙、三度闸和九洲基等地发动群众,开展反对国民党“三征”(征兵、征粮、征税)斗争。中共上三区区委叶勉忠、苏标到曹步发展李洪发、朱成结、崔社旺、吴明立等10名新党员。3月,在曹步乡二村崔社旺家成立中共曹步支部,吴明立任党支部书记。510月,在小榄发展张国钧、孙南福(孙敏)、孙鹏彰、张丽棠和邓淑仪等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何祺刚主管团工作。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员中,除三区中学最早成立6人团小组外(团小组长张丽棠),单线联系的团员:萧庚流、张伟、张莹、袁定慧。团组织建立后,协助三区地下党组织为解放小榄开展工作。(小榄镇党史联络征集领导小组 供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