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所有内容版权归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所有,使用请注明出处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党史之窗>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史海拾珍
中山抗战史•战地医院
发布日期:2015-05-19


我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部队,其战场救护和医疗卫生工作,也是随着部队的发展逐步建立健全起来的。部队初创时期,没有医务人员,缺医缺药, 19432月中共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成立后,在部队迅速发展和战斗十分频繁的情况下,加强了战场救护和医疗卫生工作。19442月,指挥部正式成立卫生室,设政治、卫生行政、业务三个部分,主任周扩源,各连队卫生员和医站约60人,其中女同志占80%以上,各区设立的医疗分站,分站长是女同志。这批妇女卫生战士,紧密依靠群众,在极端艰苦困难的环境中,出色地完成了医治、护理伤病员和安全护送伤病员随军转移的任务,得到了战士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部队缺乏医生,周扩源动员了以从医为职业的父亲周耀涓到部队当外科医生;女卫生员周兰动员其母亲陈章贤到部队负责采制中草药。卫生室建立前后,为适应部队医疗卫生工作的迫切需要,在中山县五桂山举办了两期卫生员训练班,学员结业后分配到各医站和大队、中队工作,成为部队的医疗卫生骨干。又通过这批骨干,在实践中培养出新的卫生员50多人,使部队的医疗卫生队伍不断充实壮大。在医疗力量薄弱,设备简陋,药品和医疗器械奇缺的情况下,卫生战士们从实践中学习,向民间中西医学习,运用土方土法医治伤病员。没有止血带,就用经过消毒的石头片为伤员压迫止血;没有消炎药,就用捣烂的生姜为伤员包扎伤口;没有手术刀,就用经过消毒的刀片来代替。卫生战士们还就地取材,使用鸭脚树皮、雷公根、狗肝菜、茅根等多种中草药防治常见的疾病和流行病,不同程度地减少了流感、疟疾、脚气、夜盲症、疥癞等疾病对指战员们的威胁。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