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所有内容版权归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所有,使用请注明出处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党史之窗>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史海拾珍
孙艺文老师与越南南侨中学
信息来源:中山党史 发布日期:2011-09-14

孙艺文老师与越南南侨中学

周希奋

        1942年下半年,孙艺文老师在越南堤岸南侨中学任教。担任训育主任,我当时是高中二年级学生,他给我们讲授地理课。
        南侨中学被誉为越南南方侨胞的爱国民主堡垒,始终站在爱国民主运动的前头,带领了时代的潮流,培养了一大批热爱祖国、反帝反殖、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热血青年,不少人回国参加了革命,也有不少人就地参加了越南人民反抗殖民统治、争取解放的战争。南侨中学以“红色”著称,在1948年11月遭法帝殖民当局封闭,校长和老师被勒令驱逐出境。这个“爱国民主堡垒”的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不过,它的发展似乎也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南侨中学创办于1941年8月。正处于太平洋战争的前夕,是暴风雨将至的暂时沉寂。日军虽然被缠住在中国战场,但是已决定“南进”。趁着纳粹德国在欧洲战场的初期胜利,日本在1940年9月22日迫使当时已成为德国傀儡的法国维希政府同意其进驻印度支那北部,跨出了“南进”的第一步。9月27日,日本又与德国、意大利在柏林缔结了三国同盟条约,组成了“轴心国”阵营。1941年7月,日本海军进占金兰湾,侵略魔爪伸向印度支那南部了。正是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刻,在越南南部的爱国侨胞中诞生了南侨中学。
        在这之前,越南的侨校多按侨胞原籍被分为各帮(如广府帮、客家帮、潮州帮等)自办。一些爱国进步教师,如王贯一、郭湘苹等人有见于此,力图办成一所冲破帮界,全侨性的爱国民主学校,在一些开明侨商的支持下,就创办了南侨中学。目的是“为了培养一批青年进步力量。”(孙艺文老师语,引自《我与南侨》,《忆南侨》第5页。1995年版)。王贯一就任为校长。
南侨中学最初的校址是在堤岸市绿树如荫的察卢宗冲街。对面隔马路就是日军的军妓院,日本军人经常出出入入,寻欢作乐。南侨可以说是在日军鼻子下进行爱国进步活动的。
        南侨建校伊始,就遵循它的宗旨,朝着既定目标前进,但是在它最初的一年中,学校中教师队伍进步力量还不强,政治色彩不明甚至偏右的也远不少。正如王贯一校长所阐明的,当时南侨的办学方针是参照了二十年代蔡元培主理北京大学时所订的方针,即:“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参政阿凯:《风雨当年话南侨》,《忆南侨》第21页。)。
        1942年下半年,孙艺文老师开始任教于南侨,大大增强了爱国进步力量,学校开始形成了“三驾马车”式的领导核心,即校长王贯一,教务主任郭湘苹,训育主任孙艺文,他们都是共产党员或者曾经是在党领导下受过党的影响的进步教师。按孙艺文老师自己的说法是:“我到南侨中学后,学校就有党的领导,我到南侨后主要推进南侨进一步成为爱国进步华侨工作的据点。”(引自孙艺文:《我与南侨》,《忆南侨》第4页。)这句话概括了孙艺文老师和南侨中学的关系,以及他在推动南侨成为“南越侨社爱国民主堡垒”中的作用。
        我在1944年下半年高中毕业后离开了南侨中学。可以见证到这种变化,从1942年学校有了党的领导之后,形成了紧密的领导核心,加强了爱国进步力量,教师队伍也充实了,吸收了诸如陶亦夫、王慕远等受党影响的进步教师;学生中也逐步形成了思想进步学生为核心的学生会。1944年学校因避轰炸搬离堤岸市到梹椥郊区椰林中,盖草棚为校舍,师生团结一致,艰苦办学,过着陕北公学式的艰苦学习生活,顶住了日军和法殖民当局的政治压力,在这一块椰林深处的自由天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抗日救亡的爱国思想,师生都怀着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学校气氛也空前活跃,传阅进步书刊,如:《政治经济学基础教程》、《大众哲学》、《西行漫记》及一些手抄的、油印的进步文章与刊物,举办时事讲座、社会科学学习小组;公演进步戏剧,如《陞官图》等;歌唱爱国歌曲,如《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歌八百壮士》等。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南侨已和校外进步力量联系起来,如以后也成为南侨教师的张翼同志(党员,解放后在中央对外联络部工作)就在其家乡滀臻省利用暑假办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班,吸收了不少南侨学生参加,并通过他们将进步书刊及资料传入南侨中学,在学生中产生广泛影响。这时的南侨已逐渐成为“红色堡垒”“革命熔炉”。
        从堤岸到梹椥时期,南侨中学的办学方针也可以说是,从北京大学的办学模式转变为陕北公学的办学模式。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孙艺文老师和其他进步老师为革命共同努力的业绩。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侨中学由梹椥搬回堤岸市,新的政治环境及斗争需要又使南侨朝“爱国民主堡垒”这个目标大大前进一步。突出的一点是:进步活动已不局限于学校内,已经冲出校园,走向社会,同校外的进步力量相结合,同城市工运相结合,而学校也在起“据点”的作用。目标是反独裁、反内战、争民主、支援国内解放战争;另一方面,是支援越南人民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决的战争。
        要扩大社会影响,使更多的人觉醒,舆论与报刊是重要的阵地。于是在办好学校的前提下,南侨中学的几位主要教师:郭湘苹、孔艺文和张翼创办了《越南报》、在柬埔寨的金边又推动并创办了《现实报》,成为当地进步力量的喉舌。
        标志着把越南南方侨胞爱国民主运动推向顶峰的事件是1946年10月10日的“反内战、反独裁、争民主”的大示威游行。以南侨中学师生为骨干,联合堤岸其他侨校,如义安、知用、福建等中学的部分学生,再加上堤岸十二个行业的工会和“西堤华侨工团联谊会”的工人,人数达七千多人,浩浩荡荡、声势磅礴,压倒各种右翼势力的阻挡和干扰,在南越侨社中这是显示进步力量空前规模的一次。而这次盛大的游行组织者和指挥者就是南侨的几位党员老师:孙艺文和张翼等。
        由此可见,南侨中学之最终成为“爱国民主堡垒”和孙艺文老师在越南的革命活动是分不开的,当然正如孙老师自己说的“是党的领导”,是当时在越南南方工作和活动的所有共产党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孙艺文老师于1947年下半年离开越南回国。翌年,南侨中学也随之遭查封,校长和进步教师都被驱逐出境,结束其短暂而又光辉的史篇。
        1995年在广州暨南大学和前校长、孙老师的老战友梁奇达同志一次闲谈中才知道,孙艺文老师就是抗日战争初年(1937~1938)曾任中山县县委书记的孙康同志。
        当年老师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师恩难忘。谨以此文纪念孙艺文老师诞生一百周年。

2006年5月20日,于广州。

(作者是暨南大学历史学教授)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