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所有内容版权归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所有,使用请注明出处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党史之窗>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史海拾珍
师恩如海
信息来源:中山党史 发布日期:2011-09-14

师恩如海
潘丙


       1940年,我经过考试,跳班入读越南中部会安市兴华中学一年级。可是,第二年,日本侵略者的军队已经来到会安附近的岘港军港了。
        就因此,兴华中学办不下去了。孙艺文校长(中共党员)和陶亦夫训导主任决定结束学校往别地去了,我们全体同学(二百人以上吧)都不幸辍学,且经此大家分手,经历几十年至今,都很难再相见并相聚了。
        “兴华”所以出名,就由于它标榜抗日,复兴中华,而且在孙校长的领导下,完全根据延安精神和延安的模式、制度办学,一句话,它是红彤彤的。
        学生上课,要穿童子军式制服,上课前须列队于课室前,像军人般立正、稍息、左右转报数等,由男女队长指挥,面向校长或训导主任,由正队长向后者报告,然后才大家拍掌一声,散队走入课室。
晚间作当日所教的功课,也从小学五、六年级至初中一、二级,都到校在左右两个大课室里集中并静悄悄地学习。同学们就在这样严格的制度下生活和学习,包括寄宿生在内,都是功课做好,到钟休息后才回家,或回宿舍就睡。在这样热烈学习和生活纪律严明下,我们广大学生不但学习好,同时,抗日觉悟很快升高。一切活动都符合校务处墙上所贴的八个大红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兴华”授课的课本都是国内来的,教师也是,他们都是那个年代极优秀的专业知识教师。我从小学五年级学起,便能学好算术、作文、美术、体育等,所以能够跳班,这也证明了我们不但学了政治,也学好了最基础的孩子年龄的知识。尤记得一位叶老师在我们读小学时便教我们画水彩画,这很吸引我。他的水彩画据说在越南是鼎鼎有名的。“兴华”散后,他到堤岸岭南中学教书去。
        我后来在南越梹椥市读南侨初中三乙班的那一年,班主任刚巧是孙艺文老师,前者校长,他主要教授史地课,使我懂得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发端于鸦片战争。孙老师的分析,使我们认识了早从十九世纪鸦片战争那个年代起,列强尤其日本帝国主义就放肆侵吞中国,以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和日帝接着进军东南亚和挑起太平洋战争。这使我们认识了不但要打败日本、德意等法西斯强盗,而且战后仍要面对其它帝国主义国家,要面对他们并与之战斗到底。不如此,中华民族是复兴不起来的,其他殖民地国家,也绝无出路可言。
        根据《南侨通讯》记载:抗日战争胜利以前,孙校长是在海外工作的,而其工作地盘基本上是往马来西亚转至老挝,后到越南,到处播种抗日教育种子,到处培养下一代的华侨,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为抗日和海外华侨华人的进步事业服务。我们的孙校长和其他爱国进步老师,所走过的道路虽然坎坷、曲折又漫长,但都功德圆满,成就辉煌,并且将民族的教育传统在东南亚和西方世界发扬开来,坚持下去。抗日胜利以后,孙校长和陶亦夫老师都回国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回国观光探亲的时候,才经南侨同学文凯学兄处知道,陶老师早已病故,而孙校长那时仍健在,但病重,已认不出很多来探望的学生了。我藉南侨“媳妇”周光玉的帮助,有幸能到医院去探望孙校长一下,周在床头稍扶起他的两肩,但他坐不起。她说:“你的学生潘丙来探你啦”,校长只愣了我一下无语。大约再过两年,他“走了”。
        孙校长的一生,是为海内外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楷模。我今年八十岁了,体衰力弱,但精神仍健旺如昔,忆起许多恩师,我不能不说,我一生坚定地走着一条道路,终于看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朝阳的东升,我感到快乐极了,恩师们给我的教育好处影响之深,是笔墨所不能形容的。
        我从越南共产党的十年监狱中最后获得自由,流亡德国,整个家庭已植根于德国了,回想起恩师们特别是孙校长,想起我们中华民族已和平崛起,树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不禁心情激动万分,响应《南侨通讯》主编文凯学友的请求,努力写了这篇纪念孙校长的文章,以歌颂他的一生贡献。
        我是“兴华”生,又是“南侨”生,非常有幸得到两家中学给我的教育和培养,使我能够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艰苦奋斗,百折不挠,走上一条康庄大道。回顾前尘,展望未来,我得对所有恩师们说声“师恩如海”,我非常感谢你们!
                                                       

                                                                                                                                                                                    2006年7月19日于德国柏林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