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所有内容版权归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所有,使用请注明出处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 中山红色故事
兵分六路,珠纵一支队转移东江
发布日期:2019-12-10

1945年,经历了日、伪、顽军针对珠江纵队第一支队和五桂山抗日根据地发起的“五九扫荡”后,中山敌后抗日武装斗争面临着困难。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为保存力量,暂时避开日、伪、顽军的“扫荡”、围攻,珠纵一支队决定分批秘密转移到东江抗日根据地休整,待机返回中山继续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

1945年5月下旬,周伯明、欧初、梁奇达率领珠江纵队司令部的部分机关工作人员,第一支队民族队、爆破排、通信班等200多人,由金花山村起程,翻过丫髻山、五桂山到达崖口附近的滩头,分乘海鹰队的7艘机帆船横渡伶仃洋,22日转移到达宝安县黄田休整。23日,欧初等7人乘船秘密返回中山,与罗章有、杨子江等继续组织部队反“扫荡”和转移东江。

6月中旬,冯开平率领第一支队民权队40多人,第二批乘海鹰队的船只,转移到宝安县燕川进行休整。7月19日,罗章有率领第一支队民生队、猛虎中队60余人,第三批乘海鹰队的船只到达东江,与民族队、民权队会合。8月28日,欧初、杨子江率领一支队民生队、孔雀队、雪花队及粮站、税站、情报站、医疗站等200多人,第四批从崖口乘海鹰队的机帆船转移东江,于31日到达宝安县,与前三批转移到东江休整的队伍会合。杨子江率队转移到东江后即返回中山。9月,一支队马成队、杜广中队共100多人,第五批转移东江。部队乘船出发后,途中在淇澳岛附近海面遭顽军黄祺仔部拦截,被迫退回唐家。稍后,部分人员经澳门、香港转移到宝安,部分人员暂时留在中山或香港分散隐蔽。与此同时,地方组织也作出决定,将已暴露身份的党员和民主政权工作人员分批撤离。撤至东江的地方负责人有方仁牧、郑康明、郑秀、黄炳南、孙一之、马华潭等。

10月8日,杨子江、阮洪川率领部分连排干部和战士,以及中山县、区两级民主政权的主要领导干部30多人,第六批转移东江。他们在第一支队驻澳门办事处的协助下,取道澳门、香港,到达宝安县南头。至此,珠纵一支队完成了战略转移东江的任务。

珠纵一支队这次充满危险和曲折的战略转移,前后共分6批,持续5个月时间始告完成。10月下旬,第一支队划归东江纵队,部队进行了整编,一部编为江北指挥部机关和解放大队,挺进到博罗、龙门等地,一部挺进从化、潖江、花县地区,执行新的任务。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