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所有内容版权归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所有,使用请注明出处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成果展示> 改革开放时期> 《我们身边的变变变》
中山怎样培养出全国第一批顶尖酒店旅游业人才?
发布日期:2020-02-20

  酒店业是服务性行业,酒店的经营不光是靠硬件,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中山温泉”是中国最早开业的中外合作宾馆,由此时开始,中山培养出全国第一批顶尖的酒店服务业人才。

当时,大学普遍招生较少,能上大学者实属“天之骄子”,直至1984年,中山市考上本科的学生才131人,其中升读重点大学的为58人;另有升读大专的学生也仅61人。大批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把旅游业看作职业生涯第一步的首选,如中山市一中1984届的毕业生,就有一大批刚刚走出中学校门,就踏入了京华酒店、国际酒店与富华酒店的开业前培训的课堂。

在那个年代,进入旅游业是很光荣的事情,不但能够接触到最新的服务业管理理念,收入较高,而且在酒店的培训班中能学到点心制作、外语等技能。那时各酒店都编印有自己的外语教材,由于比较生动实用,而且比书店里出售的课本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本土,所以颇受市民的欢迎,许多外语爱好者都会找熟人“开后门”获取那些教材,作为提升自己外语水平的“秘笈”。此外,中山的旅游系统还内部筛选一批人员每月参加几天的脱产学习,考试合格取得文凭还可以报销费用或另有奖励。在那个年代,学习氛围很浓厚,大家都觉得知识不够用,都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

为解决人才瓶颈问题,中山的领导还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早在198211月,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还联合发通知,选派干部职工到外语学院进修;此外,不惜花费60万元在华南师范大学设置干部培训中心,开办了日语等专业班;委托广州外语学院开设外语班,为中山专门培养旅游事业所需人才。这种方式当时叫“委托代培”,因为当时的大学招生是要按国家指标的,大学生毕业后还带有干部身份,而且由国家包分配工作。委托代培就不需占用这些指标,例如,由中山出钱在大学里建一栋教学培训楼,建楼的钱则由大学通过若干年为中山培训人员作为偿还,说起来还有点像现在的BOT。当年的华南师范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都有“中山楼”。

1984年,中山大学孙文学院获省政府批准在中山开办,首度开设的专业只有两个,英语专业便是其中之一,为旅游和外经贸服务。

在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理念还在深度影响着国人的当时,中山旅游界特别是酒店业所实行的按劳计酬、凡事讲究效率效益的市场化体制的确给中山人拨开了一片明朗的晴空。比如,就在1980年中山温泉宾馆建设期间,中山设立了一个事权统一、指挥有度的指挥机构,短短一年时间就把这个工程完成了,这就是新体制的旗开得胜。还有一个故事,当年《羊城晚报》资深评论员微音(真名许实)参观了中山温泉宾馆后,对那里的管理体制十分赞赏,而且感到十分新鲜。他写道,“发放奖金完全不吃大锅饭。宾馆上下,都严格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给予报酬;奖金也是因人而异。服务质量的优劣,是奖金分配的一项重要标准。”“铁饭碗是不存在的。多次违反服务规程屡教不改或犯有严重错误的,可以辞退。开业的三个多月以来,被辞退的已有数人之多,由当地劳动部门或街道重新分配工作。”虽然这些管理制度在今天看来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在当年,许多后开放地区的人还会觉得不可思议。

如今回头看来,作为最早与世界接轨的领域,旅游业确实为中山下一步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尤其是具备国际化视野、掌握科学管理手段的人才。例如,20世纪80年代中山诞生了全国第一批顶级的点心师、厨师,西餐厅服务员、客房国家级服务员等;中山的游艺机产业、面包西饼业的繁荣,也与当年中山温泉宾馆和长江乐园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在30多年前,中山人已经懂得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来拉动各产业的发展,这可谓是触觉敏锐,先知先觉。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