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所有内容版权归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所有,使用请注明出处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党史之窗>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史海拾珍
中山三区早期的农民运动
发布日期:2012-07-06
 

 

一、组织三区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

 

19241927年,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国内革命战争,史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习称“大革命”)。期间,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很多共产党人被批准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领导机关担任要职。192473日至19269月,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革命政府,在广州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运骨干,前后举办了6期。在上级党组织的关怀下,香山(中山)县选派了50名进步青年参加15期学习,受训后派回当地开展农运工作。其中三九区(主要是九区)有梁瑞生(二期)、梁建荣(三期)、梁仕坤(三期)、梁伯仔(期数未明),以上是南头人;卢达云(三期)、罗顺球(即罗若愚,四期)、梁有善(又名梁九,三期)、吴梓硕(四期)、冯锡洪(期数未明),以上黄圃人;郭逢带,三角乌沙人。

1924731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农民会决定“组织香山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指定谭平山、彭湃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生3人为重点,筹备该协会各种计划……”。孙中山对此尤为关注,曾亲自过问,并拟将香山农会作为全国模范农会,委派廖仲恺、谭平山到香山作具体指导。

19248月中旬,国民党中央常委、农民部部长、广东省省长廖仲恺和国民党中央常委、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委员、中央农民部部长)谭平山到香山县九区牛角、孖沙、黄圃等地视察农情、宣传农民运动和无神论,廖仲恺指出:“国民革命的主要分子为国民,国民中最多者莫如农民”,若要革命成功,“必先去干农民运动”。19254月,在石岐仁厚里召开了中山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各级农会代表近100人参加了大会,大会庄严宣布成立中山县农协会。廖仲恺亲自到会并作报告,强调“能够救苦救难的并不是观世音,而是农民协会”。这些道理传播到中山三区后,经过三九区地下党的秘密组织和发动,在县农会的秘密支持下,4月后,先后在三区的九洲基、高沙、五埒、绩麻沙、永宁、太平、草塘、坦背、镇东、镇北、古镇和曹步等地成立乡农民协会。各乡参加农会的农民,高举犁头标志的会旗。戴上统一制作的“广东农民协会”的曲形胸章,农会号带,竹行军帽(俗称“铜鼓帽”),由于农会的旗号为“犂头旗”,农民称为“犁头会”。农会成立后,主张“耕者有其田,平均地权,节制私人资本”,提出“实行二五减租”、“废除苛捐杂税”,农民纷纷响应。

1924525日至61日在广州召开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粤区代表大会通过的《广东农民决议案》,以正式文件提出“农民协会,在国民党政府统治下,宜从速组织自卫团”。69日,广东革命政府发表《农民运动宣言》,号召建立农民协会的同时,组织农民自卫军。据此,农民自卫军成了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合法的群众组织。中山县农民协会成立后,各区、乡农民自卫军也相继成立,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全县先后成立了12支农军,共3336人。

1927年春,三区各乡农民协会的负责人或执委李乙、颜森、周森、周仕先、周家雄、黄礼雄、颜朝就、李祥、颜七、颜悦来等经过周密的筹备和组织,在大榄文昌庙秘密成立“中山三区农民协会”,通过区农会的章程和行动纲领,并坚决贯彻执行县农会的会员须知,全文如下:

“服从农会命令,遵守农会纪律;按章缴纳月费,拥护多数决议;

不分地方界限,不分姓氏差别;不得借会营私,私斗尤须禁绝;

凡属本会会员,务须亲爱团结;万众一心向前,打倒贪官豪劣;

帝国主义军阀,专吸工农膏血;工农联合奋斗,敌人完全消灭!”

三区农民协会成立后,即组织区农民自卫军,提出“自筹自卫”的方针,由各乡农协会抽人成立中山三区农民自卫军,营部设在大榄文昌庙内(即永宁小学)。农卫军有440人,武器由各自筹集,分驻于吉安、大榄两地。农民自卫军直接受农会指挥,任务是捍卫农协会员的利益和镇压土豪劣绅的活动。李乙任农卫军总队长,颜森为副总队长。自此,农会成为农民运动中的有力支柱。

 

二、反抗苛捐杂税的斗争

 

民国初,香山三区劳苦大众只占有10%的土地,而90%的土地所有权掌握在地主、豪绅手中。三区的佃农、贫雇农只得向地主租田耕种,出卖劳动力,以求生存。农民还要向国民政府每亩田地缴纳大洋410元的粮银。1924年,广东省政府进行沙田登记,每亩田地征收登录费大洋1元,在护耕费开征时,由佃户代缴。除征收登录费外,还有沙田税费、沙田附加费、筑围水利费、赌饷、烟饷、冥镪捐、洁净费、筵席费、印花烟酒税、上盖税、警捐、商会费和门牌费等。地方势力又和“民团”勾结,向农民额外征收沙田捐、卫生捐和沙田护沙费等,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当时民间有两句口头禅:“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有屁无捐”。其间,三区古镇农民在苏唤伦、苏炳垣、苏炳佑等人带领下,开展反霸耕夺佃斗争,反对滥收护沙费等,冲击伪乡长邓维邦的家,捣毁其家具杂物,维护农民的利益。1925年夏收,绩麻沙农民协会执委颜七、颜悦来率领农民反对国民党滥收田赋,反对征收沙田护沙费的斗争,并烧毁田赋卡。

1925年,小榄收取田赋粮的地方设在廻澜大街何氏俊斋祠内,称粮差馆。农历九月初九日,各乡农民100多人在大榄文昌庙(现永宁小学)前集合,队伍向滘口灵感庙街(现太平直街)挺进,队伍越走越壮大,他们手拿“与民除害”小旗沿途呼喝,高呼“打倒土豪劣绅”等口号,直趋收取“卫生捐”的西医生何著卿家,将其家私及医具全部捣毁。冲击滘口深水面涌的豪绅梁少淮家,把其房屋拆毁。事后,乡间流传民谣两首:

()

又话承接卫生捐,搞得乡民个个怨;同胞奋起要团结,抗暴需要踊跃先。

()

初九之日午时辰,文昌庙聚好多人。乡民团结群情愤,吓得恶人乱纷纷。

与民除害旗上写,恶贼土豪责罪行。抗捐抗税力量大,话起之时真过瘾。

翌日(初十),数百名农民群众,再次在文昌庙内集合,然后直趋小榄镇十二桥窄巷绅士兼办税务的张甘泉家,破门而入,将古式镬耳大楼拆毁,家私什物搬走一空。临散队时,声言第二日再到华光庙街拆刘姓富绅的洋楼。

第三天(十一日),队伍在文昌庙门前集合,分几路涌入小榄,因防卫森严,未敢硬干,遂把队伍带往新涌口,冲击征收税捐的谢启云家,搬走其家具。

同时,三区各乡农会派出武装自卫军80余人,实行自耕自看,反对民团和老更收保护费。这样一来,触及了盘踞于三区一带的土匪郭生等人的利益,将农民自卫军的枪械全数收缴。后由县农会出面,将郭拘捕解省农会惩办,为地方除去一害,群众纷纷叫好。

 

三、参加卖蔗埔武装起义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广东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中山县委根据中共广东区委的指示,作出举行武装起义,反击国民党右派的反革命血腥镇压的决定。

1927419日晚,县委召开农工学协会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在石岐大街11号研究策划这次行动,决定于423日在牛起湾附近的卖蔗埔集结,举行全县性的武装起义,准备攻占县城石岐。县委决定分头到各地做好组织发动工作,在农民自卫军中迅速组织队伍。分工县委书记李华炤、农运特派员梁九胜负责三九区的发动工作。

三区人民积极参加卖蔗埔起义,区农会和各乡农会组织以农民自卫军为核心,有搬运工人、坭水石匠、搭棚工等各行业群众和知识分子、学生等参加的武装队伍,由农运特派员梁九胜和三区农卫军总队长李乙率领,奔赴卖蔗埔。但队伍还未到达目的地,便遭到国民军三十九团参谋长周敬臻所率部队和县宪兵大队突然包围袭击,各区农卫军伤亡数十人,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卖蔗埔起义失败,李乙带领三区武装队伍撤回小榄掩蔽下来,继续在三区进行武装斗争。

 

四、农会被镇压,农民自卫军解散

 

早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驻防在小榄的国民革命军,与地主、地方势力勾结,围攻农卫军,摧毁农民协会。19251112,罟步、白鲤、绩麻沙等地,连续发生地方豪绅指挥民团枪杀农会执行委员事件。192511月间,白鲤乡农会会员吴善标被土豪梁东杀害。绩麻沙乡农会执行委员长颜喜被民团团长梁社、麦关杀害。1926年,九洲基富豪潘昌叶勾结地方实力派袭击九洲基农民协会,包围农会委员长欧必征家,把农会负责人欧必征和陈恒千两人杀害于九洲基十四村(九洲基七队)。 同年底,还乡团刘和等人冲进九洲基农会执委侯吉(欧必征牺牲后继任委员长)家中,侯吉遭捕,三天后被押到第一埒闸头枪杀。

19274月底,三区农会执委李乙、颜森等7人返回农会指挥部——大榄文昌庙研究工作时,被地方豪绅发现,三区小榄护沙局即派“护沙队”队员数十人包围三区农协会指挥部,李乙等人奋力抵抗,并迅速处理农会文件,烧毁档案,由于敌众我寡,农会骨干有3人先后负伤。为保存实力,由农会和农卫军主要负责人李乙作掩护,其余突围。任务完成后,李乙撤退时,被“护沙队”队员发现击伤,因流血过多,在撤到大榄大华村低基处牺牲。

由于农会和农卫军主要领导人的牺牲,农会执委被地方势力追捕,因此,中山三区农民协会、农民自卫军驻地——文昌庙被摧毁,农会被解散。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二十师三十九团驻防小榄的关崇新营长,在复兴乡吉安(埒西二)农卫军驻地,借检阅农卫军的名义.解除农卫军的武装。1927531(农历五月初一),关崇新又会同江门国民革命军及三区四沙民团围攻曹步,焚烧民房数百户,捕捉农协会员2人。

一连串的事件发生后,中山三区的农民运动便走向低潮。

鉴于此,中共中山县委早在1926年底发起成立中山县农工学协会,对农工学各单位加强领导,团结起来,集中革命力量以对付共同敌人,统一向国民党右派作斗争。同时,在各区中积极而又秘密地开展地方党组织活动。

卖蔗埔起义失败后,1927年冬,中山县委派李华炤、冯光秘密到三九区开展革命运动,任务是发展党组织、恢复农会和农卫军,已秘密组织农军200多人,配合一、四区农军举行秋收暴动,九区的陈军凯也带领一支数十人的农卫军到石岐策应,因与上级联系不上,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被迫撤退,转入隐蔽斗争。当时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镇压人民斗争,遂调派两个武装大队分别向一、四区围剿屠杀,制造白色恐怖,农会活动转入隐蔽状态。(小榄镇党史联络征集领导小组 供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