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所有内容版权归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所有,使用请注明出处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 中山红色故事
杨殷:我党早期工农革命先驱
发布日期:2019-10-18

杨殷(1892-1929),字典乐,又名孟揆,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共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常委、常委,中央军事部部长,著名的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组织者和领导人之一,与彭湃并称为“中国革命运动工农两巨星”。

  杨殷是孙中山的邻居,孩童时代深受孙中山、杨鹤龄的影响。1917年,护法运动爆发。杨殷受聘担任孙中山卫队副官,并在大元帅府参军处工作,许多人非常尊敬地称他为“师爷”。1922年,杨殷由杨章甫、梁复燃(然)介绍,谭平山监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党组织经费紧张,杨殷把老家的房屋、田地以及妻子的遗物金耳环、金戒指等首饰变卖折现,连同自己的积蓄一并献给党组织作活动经费。

  1923年,杨殷在广州郊区的石井兵工厂开展工人运动。1925年,杨殷和苏兆征、林伟民等一起领导了省港大罢工。杨殷亲自带领部分罢工工人从香港回到广州,坚持反帝斗争。面对敌人疯狂的反革命活动,杨殷接受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的安排,负责特工工作,他也因此成为中共情报工作的先驱。1927年12月11日凌晨,广州起义爆发,广州苏维埃政府建立,张太雷任苏维埃政府代主席,杨殷任人民肃反委员。次日,张太雷不幸遇难。杨殷临危受命,担任广州苏维埃政府代主席。起义失败后,为保存革命力量,他率领部分武装,主动承担了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的任务。完成任务后,他到海陆丰与彭湃一起继续进行武装斗争,大力开展粤东区的游击战争和土地革命运动。

  1928年6月,杨殷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了中共六大,并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政治局候补常委,后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1929年1月起,杨殷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任。同年8月,由于叛徒告密,正在开会的杨殷、彭湃等人被捕。

  在狱中,杨殷与彭湃等经受住了敌人的百般拷打与折磨,保持了共产党员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敌人得知他掌握着我党同志分布的情况便软硬兼施,妄图从他口中掏出党组织的情况。他严守党的机密,不吐半字,保持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气节。临刑前,杨殷慷慨自若,笑着对狱中难友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他迈着坚毅的步伐,与战友们一起高唱着国际歌,呼喊着口号奔赴刑场,牺牲时年仅37岁。同年9月,周恩来撰写了《纪念着血泪中我们的领袖》一文,沉痛悼念杨殷。1933年10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步兵学校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彭杨步兵学校,以表对彭湃、杨殷英勇就义的纪念。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打印 关闭